饒升雄正在調試全自動養蠶機。
●馬永紅文/圖
為解決養蠶勞動力不足問題,儀隴縣柴井鄉的80后饒升雄自主研制了全自動養蠶機。憑借這一技術,他先后獲得15項技術發明專利,并榮獲2022年南充市“鄉土人才”創新大賽金獎、第五屆“嘉英薈南充雙創大賽”一等獎等諸多獎項。
在柴井鄉獅子頭村的養蠶大棚內,一大早,饒升雄就按照設計圖紙調試他的第三代全自動養蠶設備。一個月前,省蠶業研究所的專家來到他的養蠶大棚,查看了他的養蠶設備后,指出設備還存在機械卡頓、性能不穩的問題。專家離開后,饒升雄立馬調整設備,經過一個月的改進,如今設備性能趨于穩定,他立馬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儀隴縣科協的工作人員。
今年34歲的饒升雄僅高中學歷,曾經從事汽車維修工作,積累了一定的機械工程知識。2016年,他和妻子返鄉開辟300畝桑園,發展有機蠶桑。在喂養一季蠶繭后,他發現產出效益并不高,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太高,而妻子也因過度勞累病倒了。饒升雄便決心研發一款自動化養蠶設備。他親自設計圖紙、買來材料研發組裝,經過大半年的折騰,終于研制出了半自動養蠶設備。后來,他的設備經過不斷改進完善,發展到第三代全自動養蠶機。
饒升雄告訴筆者,目前,一個800平方米的蠶房養蠶20張需要12名工人。他研發的全自動養蠶機,養蠶60-80張紙,只需要1名工人,不僅節約了成本,還可以提高產量50%以上。
“這款自動化養蠶機已經試運行兩季,300平方米的蠶房,養蠶40張,收獲鮮繭2噸。我們與奧特絲公司合作,明年開春準備大規模推廣運用自動化養蠶設備。”饒升雄說。
饒升雄的發明一經問世,便受到了儀隴縣科協的高度關注。為助推企業發展,縣科協落實“一單一策保姆式”服務,全程跟蹤其所能所需。通過推薦參加“科創會”,牽線相關領域的專家、企業,幫助饒升雄明確設備研發和改進的方向,促進其養蠶設備不斷完善,增強了饒升雄推廣運用新設備的信心。
儀隴縣科協主席秦顯貴表示,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,農業科技的發展能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,饒升雄研發的全自動養蠶機,設計理念先進、功能齊備,有很大的推廣運用價值和市場前景。下一步,將加大這種新設備推廣力度,用科技助力蠶桑業高質量發展。
近日,筆者走進位于嘉陵區龍蟠鎮高坪宮村的食用菌脫貧奔康產業園,只見出菇庫內,一朵朵秀珍菇鉆出菌包,撐起鮮嫩、肥厚的致富傘。工人們正忙著收...
饒升雄正在調試全自動養蠶機。 ●馬永紅文/圖 為解決養蠶勞動力不足問題,儀隴縣柴井鄉的80后饒升雄自主研制了全自動養蠶機。憑借這一技術,他先后...
蓬安縣錦屏鎮中壩社區沿江蔬菜種植基地里運送蘿卜忙。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余中華攝●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奎 見習記者鄭銳 12月9日,在蓬安縣錦...
農業專家到老君街道蔬菜基地指導防寒抗病工作。 近日,為應對寒冷天氣對果蔬的不利影響,高坪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科技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,指導農戶做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